記得飛寶還很小的時候,一開始是不太認得人,誰抱著都可以。

直到三個月得了腸胃炎住院四天,歷經打點滴、抽血等等折磨,每一次折磨到了最後都在媽媽懷裡睡著。

她從那一次住院回到家之後,更清楚我是媽媽,而且只要到了晚上就只會黏在媽媽身上,誰都別想將她帶走。

 

 

由於當時的自己還在育嬰假期間,面對這樣的飛寶其實我自己是沒差,

只不過對我公婆而言,當他們想抱抱飛寶,飛寶卻像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崩潰大哭時,難免會覺得失去了含飴弄孫的機會實在可惜。

因此身為保母的婆婆,使出了第一招:

 

1. 由不同人餵奶、換尿布、陪伴:

這招對飛寶似乎起不了作用,因為打從一開始就是我陪在她身邊,縱使本身有跟公婆同住,飛寶仍然黏在我身上,因此執行的效果看起來,換不同人餵奶還算可以(可能肚子餓了吃飯皇帝大所以飛寶可以接受吧!哈!),其餘的換尿布跟陪伴似乎沒什麼成果,不過還是要讓孩子慢慢習慣有不同人照顧,畢竟孩子的世界不可能永遠只有媽媽。

第一招沒有特別成效後,公婆又想到第二招。

 

2. 不同人陪孩子玩耍:

在孩子換好尿布,喝完奶後,就是玩耍時間了,可以陪她動一動,拿點玩具逗逗她,這招執行起來飛寶還算蠻賞臉的,玩得

很開心,只不過玩到她累了還是要找媽媽。在這個時候我公婆還是有試著要安撫她,試看看她是否肯接受,如果還是沒辦法才交給媽媽我,幾次下來,飛寶有漸漸地接受有不同人跟她一起互動的模式,最後還有幾次在我公婆的安撫下自行入睡唷!

 

隨著日子過去,飛寶逐漸長大,在我找到新公司並且開始上班的時候,她大概七個多月大,當時的我每天早上將她打理好後交給我公婆,便傻呼呼地看著我,目送我上班。

直到大概到了滿週歲的時候,有陣子,她每天早上看著我去上班的身影,大哭、百般不願。

孩子哭得柔腸寸斷,當媽媽的聽得其實心裡也不好受,但是,我還是一如往常地告訴她:「媽媽上班了,晚上才會回來喔!拜拜!」

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飛寶當時聽了之後,更加不明就裡地尖叫,讓我心中百感交集,但,還是微笑地跟她說再見。

 

後來我有些朋友聽了,問我:「為什麼不趁她沒注意的時候去上班就好了?」

是啊!很多大人也許都會採取這招,但是我就是這招底下的受害者,當年我娘親送我去保母家也是這樣偷跑,當時大概只有三歲的我,心中不確定媽媽什麼時候會回來、想著她是不是躲在哪個角落而已、一整天坐立難安地想找媽媽,那種感受我一直到長大了才能用文字描述出來,那種感覺真的很差很差。

 

 

因此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身為職場媽媽的我,堅持的觀念就是第三招跟第四招:

 

3. 不要偷跑,正大光明地跟孩子說再見:

4. 不要十八相送,否則孩子不知道你的準則在哪裡:

即使後來的日子,飛寶已習慣有我公婆做為不同照顧者,在她的心中媽媽還是第一順位。如同上述狀況,滿週歲的時候,每天早上又哭又鬧,但我堅持的SOP如下:

將她打理好後,出門前,擁抱她一下,親她一下,告訴她:「媽媽上班了,晚上才會回來喔!你要乖乖的喔!拜拜!

這樣就好了,可以出門了。

幾次下來,孩子會知道你跟他說的這段話,代表媽媽會消失一段時間,但是時間到了媽媽還是會回來。

千萬不要孩子一哭,自己又心軟跑回去抱她,這樣她會覺得她只要哭鬧,你就會一直待在她身邊。

不過說真的,當媽媽的還是會擔心孩子,像飛寶那時候哭鬧聲被我機車發動聲蓋過去的時候,有時候媽媽玻璃心作祟眼淚真的會飆出來,往往到了公司,我還是會撥通電話回家問問孩子好不好、有沒有哭太久。

 

最後更重要的,是最後一點,第五招:

 

5. 相信孩子:

當孩子處在分離焦慮階段時,做父母的其實看見孩子這樣心裡也不好受,不過孩子在成長的同時,自己內心也得先堅強起來,才有辦法堅定地面對孩子。另外,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得到,孩子也能感受到你對他的信心,一起渡過這段成長歲月。

 

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過程,而且並非一個階段過了就永不再發生,像我女兒飛寶滿週歲的時候發生過一陣子,前些陣子大概一歲五個月的時候又處在分離焦慮階段,然而我依然一如往常地堅定、相信他,他現在看我出門都可以笑嘻嘻地跟我揮揮手說再見。

 

 

以上就是啦啦跟飛寶的分離焦慮大作戰的經驗談,故事說完了,跟飛寶還是繼續並肩作戰,面對往後育兒上不同的難關!

經驗談故事,之後有精彩的下回再分享囉!

 

 

 

 

啦啦也有粉絲團囉!歡迎來找我們玩!^_____^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分離焦慮 黏媽媽 黏人
    全站熱搜

    Z咖部落客-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