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飛寶大約六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回我用推車帶著飛寶出門散步,走到河堤步道那吹吹風。
走著走著,看見遠方來了一對母子,媽媽看起來是外國人,小男孩看起來大約一、兩歲。
小男孩跑跑跳跳最後跌倒在地,結果媽媽並沒有去扶他,只是看著他說:「跌倒了,自己起來。」
小男孩慢慢地自己站起來,媽媽立刻過去跟他說:「好棒喔!」
然後就繼續往前走。
我當時心裡想著:「不知道飛寶以後能不能像那個小男孩一樣,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由於飛寶出生的時候,倍受寵愛,所以我一直很擔心以後她跌倒了,身邊的人只會搥地板然後告訴她:「都是地板不好!幫妳揍它!」
我擔心以後這樣的觀念帶給孩子的話,可能造成孩子卸責的習慣。
只是擔心的日子最終還是來了。
飛寶原本一歲兩個月會自行走路,結果摔了一跤後就不敢再自己走,要走一定要大人像個太監扶著老佛爺一般在身旁陪伴。
後來老不容易到了一歲四個月,在自己好奇心以及身旁長輩保護下,終於敢放手自己走路了。
只不過當時的飛寶還是會跌倒,跌倒在所難免,但是她一跌倒就算只是輕輕地跌坐在地上也哇哇大哭,要人抱她起來。
當時的我除了向家人宣導「扶她起來、告訴她下次要小心,千萬不要說是地板或者其他物品的錯!」的觀念以外,面對要她自己站起來的這件事完全束手無策。
直到後來,她走路越走越穩,有一天突然想學會自己站起來的時候。
我們就順勢把這個觀念帶給她。
怎麼說呢?
飛寶其實是個喜歡稱讚的小孩(是說誰不喜歡被稱讚呢?是吧?XD),她那時候在練習站起來的時候,家裡的人都幫忙鼓掌表示她好棒!
飛寶聽了之後就很開心,接著又故意坐在地上,然後再次站起來,贏得大家的掌聲。
沒有掌聲還不行喔!他會走到你面前,要你為她鼓掌。
也因為這樣,後來她不小心跌倒(而且只是輕輕地跌倒)的時候,一開始還真的會一如往常地大哭、要人扶她起來,
我這時候就會告訴她:「誰好棒呢?快點站起來!好棒喔!」
結果飛寶這時候就會為了掌聲與鼓勵,真的自己站起來了!
幾次試驗下來,現在的飛寶,只要跌倒了,真的會自己爬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今天是那種「一聽或一看就知道跌得超級痛」的跌倒,那還是要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安撫並且看看是否有受傷。
育兒路上固然有很多的「眉角」,但是其實在許多地方花些心思,孩子其實能夠表現得比自己預期得好。
當然,引導方法有很多,取決於平常與孩子的相處模式與氣質。
讓孩子自己站起來,除了建立孩子的獨立性,也能讓孩子更有自信心:「原來,我自己也辦得到!」
以上是啦啦個人在育兒路上的經驗談,雖然說只是小事,但是讓媽媽我心中有滿滿的成就感。^_^
啦啦也有粉絲團囉!歡迎來找我們玩!^____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