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新聞報導關於「母嬰親善政策累壞新手媽媽、國健署打算檢討改善」。
只能說,真好,終於覺醒了。
還記得兩年前的這個時候,飛寶還在我肚子裡大概四個多月,當時的自己有去上幾場媽媽教室。
不管課程的內容為何,許多講師都強調:「許多醫院都提倡母嬰親善,這是很好的政策喔!」
當時的自己其實沒生過孩子,「母嬰親善」四個字對我而言,
在我心中會把它解讀成:「是個對媽媽跟寶寶最親和友善的政策吧!」
直到懷孕後期,有幾場媽媽教室或者爬文的時候看到有些網站提到母嬰親善政策,讓我開始傻眼......
「生下孩子後就是要一直母嬰同室喔!」
「要餵母奶喔!半夜也要起來追奶,而且要全親餵喔!」
「母嬰同室才能早點上手。」
「餵配方奶的寶寶好可憐都沒母奶喝。」
「喝母奶寶寶比較聰明。」
整個看起來我覺得對產婦並沒有多友善,如果說是產婦本身母愛氾濫沒看到孩子就不行的那種我沒話說,
但對我而言至少我不是這樣,畢竟我當時生完之後沒去月子中心也沒請月嫂,我知道我生完後再不休息回家後一定會很可怕。
雖然說我回到家坐月子確實也是可怕到連身體都有問題。
不過我很慶幸我當時生產的醫院並沒有一直要我餵母奶、也沒有一直把孩子推來我病房要我母嬰同室,
事後知道身旁朋友們被母嬰親善「德政」的效應下,差點逼出產後憂鬱。
因此現在我看到「母嬰親善」四個字,只會嗤之以鼻。
產婦生完孩子後並不是超人,累都累翻了,沒好好休息先搞壞了身體,對先生或孩子也未必是好的,
母嬰同室有差那幾天嗎?往後是永無止盡的的母嬰同室在後方等著媽媽,何必生完後立刻執行?
母嬰同室你以為就只是孩子跟媽媽在房間裡睡覺嗎?
孩子會哭,要看看是肚子餓了?尿布髒了?還是只是想討抱抱?
媽媽會累,會有人關心她是傷口痛?還是脹奶痛?或者是還有哪些地方不適?我敢說絕對沒有。
還沒休息好就被逼著要立刻要擠出奶水,時間到了比自己每個月的大姨媽還準時,要媽媽們掏奶親餵、或者擠奶。
然而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人源源不絕,有人跟我一樣再怎麼努力還是只要孩子喝奶量的一半,甚至有人連半滴都擠不出來!
那怎麼辦,不餵配方奶難道要餓死孩子嗎?
結果這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你都不親餵,親餵省錢又不用洗奶瓶」、「孩子好可憐沒母奶喝」。
配方奶並不是毒藥,母奶也不是仙丹。
一個「母嬰親善」搞出了「母嬰同室」以及「母乳之路」這兩個副本,
如果說出發點是為了孩子,那更應該要多考量一下媽媽,而非這樣無限上綱。
否則這樣我認為就只是貪圖醫院方便節省人力成本罷了,更凸顯台灣醫護人員人手的問題。
再者,這種政策下還想拯救生育率,只能說,還是去著重長照比較快。
最後,還是很感謝終於發現這個政策盲點的人,也希望政策早點修正,成為新手媽媽們的福音。
啦啦也有粉絲團囉!歡迎來找我們玩!^_____________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