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這篇文其實還是需要勇氣,如果有母乳協會人員或者母乳教主之類的看到我這篇大概會把我highlight到死。

哈哈!在搬椅子說故事之前還是希望大家用輕鬆的態度看完一篇回憶錄就好,不用太緊張啦!

其實一直到現在飛寶都滿週歲了,我才開始分享我的母乳之路。
我不是全親餵的母親,更不是一位全母奶的媽媽。(標準的中看不中用的身材)我只給飛寶吃部份母乳直到她五個月,雖然我做不到全母乳,但我還是有很多心路歷程與大家分享。

在一開始生完飛寶後,先生為了讓我好好休養而簽下配方奶同意書。當時其實懷孕前也沒做什麼功課,不懂時間到了會漲奶、不曉得溢乳墊是幹嘛用的、更不知追奶與奶陣為何物;再加上生完後立刻回家裡給婆婆坐月子,而我婆婆自己在三十多年前當媽媽的時候也沒有餵母乳,只是在現在提倡母乳的環境下,身旁的親友一直鼓勵我要餵母乳,而且還是親餵,原因是「這樣子就不用洗奶瓶」、「出門不用瓶瓶罐罐」、「增進親子關係」等等,再加上懷孕時期各方單位都鼓吹餵母奶,讓當時還在坐月子的我就這樣走上母乳之路。

原本以為餵母乳就只是孩子需要的時候就寬衣解帶然後塞給他就沒事了,我沒料到我女兒是個完全不接受親餵的寶寶。在這裡你們可能會覺得是我一開始就沒有親餵的關係,但事實上我在醫院的那三天還是有去嬰兒室餵寶寶,只是每次塞給我女兒她就秒睡,有種把我當安撫奶嘴的感覺,連護理師前來協助都看傻眼。因此回到家坐月子更是糟糕,她不吃就算了還間接養成抱睡的習慣。後來我想了想,決定改用瓶餵,一方面可以確定她有吃到母乳,二方面我也能掌握她吃了多少。

只不過我發現開始瓶餵之後似乎也輕鬆不到哪裡去。我女兒當時餵奶都要餵至少一小時,有時候還會碰到她大吐奶或者奶睡叫不醒導致吃奶週期始終不穩定,而我本身四個小時擠一次奶,擠奶的過程常常被寶寶打斷不說,有時候就算好不容易擠完奶想休息一下卻又碰上寶寶醒來而進入下一個忙不完的迴圈。

然而家人對於我的奶量始終追不到我女兒的攝取量真的是用盡各種心思:煮花生燉豬腳、買豆漿、買黑麥汁、建議熱敷……等等,而我也在孩子熟睡之餘一手握著擠奶器、一手上網爬文找追奶的辦法,但無奈的是結果就跟我女兒不給親餵一般堅持,奶量始終只有我女兒攝取量的一半。不僅如此,在追奶、擠奶的循環下,半夜睡不飽是家常便飯,外出的時候也是如臨大敵,像是回公司請育嬰假或者去喝喜酒,擠奶器、母乳袋、溢乳墊、冰寶都是必備品,而且還得先想好要出門的目的地是否有哺乳室或者適合擠奶的地方,另外時間還得搭配得宜以免漲奶痛到整個人像中邪。最囧的是產後跟先生執行開機作業,也得算好時間(一定要擠完奶後)或者直接避開那部位。久而久之,我發現我越來越不快樂,想著為什麼會這麼累?每天都睡不好還得避開哪些東西不能吃、還得面對漲奶痛、溫奶、洗擠奶器、洗奶瓶還有消毒作業………出門就得想到母乳、做什麼都是要想母乳,連回娘家在高速公路上遇塞車我還是要擠奶………這什麼世界啊?!

於是我就像冰雪奇緣裡面的艾莎,大唱「Let it go!」,在我女兒五個月的回娘家之旅,我特別要求我娘親準備韭菜水餃給我吃,吃了兩天後退得一乾二淨。

在正式跟擠奶器、溢乳墊、母乳袋說掰掰之後,整個人輕鬆許多啊!而且我女兒吃配方奶也吃得很開心,甚至六個月就吃到一餐230c.c.。看到這樣我那時候很想問她:「請問一下,妳媽媽我的奶是有多難喝啊?」不過看著她吃飽的滿足表情,我認為這樣的決定對於我們母女倆是最好的。

分享完我那不健全的母乳之路以後,還是想告訴大家,母乳媽媽真的很偉大,能夠餵母乳當然是最好;但並非所有媽媽都能做到全母乳甚至是全親餵,也要看所處的環境、媽媽個人體質以及寶寶是否配合。每個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在付出之餘還是得留點空間給自己,畢竟那一點空間就是動力的來源。媽咪快樂,孩子也會快樂,也更能夠感受到滿滿的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母乳 配方奶 瓶餵
    全站熱搜

    Z咖部落客-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