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陸續有朋友也開始當媽媽,找我聊天談心事的頻率變多了。

比起當初她們的無法理解,到現在能有共鳴地與我討論。

就能看到,每個媽媽都是一樣的,每個媽媽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只不過有很多時候,其實面對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自己的答案。

其實結婚後、嫁人了、有了孩子,依照時間順序,聽到讓我最賭爛的話如下:

 

1.「什麼?妳跟公婆住?妳瘋了?!」

很多事情有一好沒兩好,我確實也為了生活上觀念問題跟我公婆大戰過,但是我公婆全心全意照顧我女兒讓我不用擔心,這也是個相對的優點。

遇到不公平我選擇溝通、試著相處,無傷大雅吃點虧無所謂,可是太誇張的事情我也絕不妥協,也許我不是個100分的媳婦、在古代人眼裡大概是個逆媳,

不過至少,問心無愧,凡事講求的是道理而非長輩說的不管對或錯就永遠就是對。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不跟公婆住那是你的事,不代表跟公婆住的人「攏係肖仔」。

 

2.「啊?你懷女生喔?沒關係啦!第一胎而已,下一胎再拼男生就好了。」

說這句話的人你跟我說沒有重男輕女的概念我會回你:「最好是!!!」

台灣這個社會女性地位有提升的感覺,也許啦!跟古代比的話是有,只是重男輕女的案例還是不少。

蛤?你感覺不出來?那可以去翻翻孕婦手冊(俗稱媽媽手冊),裡面就有一篇是在寫「女孩男孩一樣好」的宣導。

孩子健康遠比是什麼性別重要多了,而且你又知道人家會不會生下一胎?這樣的話是褒是貶、是安慰還是祝賀,真的看不出來。

 

3. 「什麼?你吃這個,對孩子很不健康耶!」

不能喝咖啡、不能吃巧克力,說孩子會變黑;不能吃皮蛋,說孩子會很皮;

如果是有醫學證實的那我無話可說,像是那些鄉野傳奇的無稽之談,聽了真的會暴怒。

 

4.「要餵母奶,餵配方奶不好,代表你不愛自己的孩子。」

5.「餵母奶要親餵啊!不用洗奶瓶又方便,你親餵失敗代表你不夠努力。」

生完孩子後一開始我也是餵母奶,但是無奈我要親餵我女兒她就立馬秒睡。

當時我先生還有個朋友來家裡,說他太太親餵躺餵多方便什麼的,導致家人又間接給我壓力。

但我還是堅持改瓶餵,能了解孩子吃多少,只不過我女兒要吃不吃的,直到腸胃炎住院改植物奶餵食發現她意外地愛喝,最後連母奶都不要。

她吃得開心,我也不必再為了擠奶、脹奶、擠出來孩子又不賞臉而煩惱,達到一個平衡才是最好的。

只要孩子吃得飽,母奶跟配方奶都一樣好;母奶不是仙丹,配方奶不是毒藥。

話說最後我先生的那位朋友過了一陣子又跟我先生說:「勸你太太不要親餵,我的孩子現在只要媽媽的乳房,奶瓶都不要,而且一整天掛奶,真的好可怕!」

我聳肩,母乳魔人真的很多,但你們有看過配方奶魔人嗎?

真的要我說,我覺得如果你願意、你的體質也適合餵母乳而且是全親餵,那就開心地去吧!可是沒必要去攻擊別人。

況且若你真的做不到親餵而勉強自己然後真的可以親餵了又一天到晚掛奶、出門又要找地方餵或者拿哺乳巾擋、孩子長牙了又痛、孩子大了你又為了出門他會一直掀你衣服要掏奶喝、最後又為了戒親餵煩惱......

幹嘛這樣呢?

如果發現自己不適合,真的不用勉強,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並不是只有餵母奶而已。

 

6.「妳懷孕胖幾公斤啊?妳生完肚子怎麼還那麼大?人家Angelababy生完超瘦的耶!」

女生其實本來對體重就很敏感,如果不是熟稔的朋友,真的不要這樣問。

而且生完肚子大,你以為她願意嗎?往後的人生那麼長,她改變的時間還很多,再者,我不是Angelababy,我老公也不是黃曉明,生完當然不會是瘦的囉!

 

7.「休育嬰假超爽耶!領錢在家當全職媽媽爽爆了!」

8.「孩子睡你就跟著睡啊!」

生完孩子後請了產假、育嬰假在家帶孩子,有體驗過全職媽媽生活,基本上比我先前在竹科當工程師還要操。

每天就是「擠奶→換尿布→餵奶→陪玩→哄睡」四個小時一循環,

孩子睡的時候請你記得,我們不是活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裡,奶瓶碗盤不會自己跳去水槽洗乾淨、衣服也不會自己飛去洗衣機、奶脹了不會自己出來還是要擠的、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代辦事項。

等你弄完一個段落,孩子就醒了,繼續下一個循環迴圈,不像無塵室裡面產線待料了你可以休息一下,而且沒有下班時間、沒有加班費,24小時責任制。

說全職媽媽很爽?你自己來帶帶看再說。

我老公阿飛在我去新公司報到的那天剛好休假在家,面對當時七個月大的飛寶,他帶一整天下來就哇哇叫,更不用說前面飛寶還是個新生兒奶娃的日子,一天到晚處理孩子就飽了。

自從那次之後再也不敢說我帶孩子輕鬆,而且也比較懂得要互相幫忙。

 

9.「你這樣帶不行啦!人家我們以前都怎樣怎樣......」

你可以說我建議你可以怎麼做,可是最終的決定權是在照顧者身上,你們以前怎樣怎樣是你的事情,而且我聽過太多那種以前他們怎樣怎樣的大多數都是鄉野傳奇。(例如新生兒喝完奶要喝水、或者喝蜂蜜水,超夭壽的!)

時代在進步,育兒觀念也會改進,那你怎麼不說你現在不要開車去騎馬上班、手機丟掉用飛鴿傳書、瓦斯爐丟了用鑽木取火來煮飯,不用電燈去點蠟燭,以前的人都是這樣的啊!

 

10.「人家那個誰誰誰的小孩幾個月就會爬了、幾個月就會站會走、幾歲就戒尿布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發展的schedule,只要不是在嚴重落後到需要看醫生的地步,基本上我認為沒必要拿別人的孩子比較來比較去。

像我女兒飛寶現在跑跑跳跳,但是她從來就不喜歡爬,她的嬰兒時期不爬,很多人告訴我這樣子很可怕以後一定會有情緒上的問題、發展問題,一定要讓她爬!

我是不曉得這到底是哪來的說詞,我只知道這確實造成她情緒上很大的問題因為很多人逼她爬讓她不開心地大吼大叫。

然而我娘親也說我小時候也是都不爬的孩子,長大後也沒出現發展上的問題,況且我跟飛寶也絕對不是單一個案。

誰比較快怎麼樣、誰比較慢怎麼樣,到底........干卿底事?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在幾個月就得怎麼樣,就像每個人生活作息不同,我也不會去跟你說:「我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你怎麼睡到八點半?」是一樣的道理。

 

以上這些,是最近身旁當媽媽朋友們也有跟我討論過的話題,同時也是自己碰到的經驗。

很多時候新手媽媽們不是要你如何去批判,而是多一些鼓勵就很棒了。

 

啦啦也有粉絲團囉!歡迎來找我們玩!^_____^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新手媽媽 心聲 產後憂鬱
    全站熱搜

    Z咖部落客-啦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